寅虎闹新春,锐放拔头彩!从1月20日全国上市...
一年一度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暨...
年轻人买车不只是为了方便日常通勤,也为了能随...
半导体显示产业"老兵"王东升,再次站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8月14日,由他和几位合伙人实际控制的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成功过会,拟募资49亿元投入12英寸硅片的二期项目。
这是继京东方之后,这位被誉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的企业家收获的第二家IPO企业,也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家成功过会的未盈利企业。
从"屏"到"芯"的二次创业
2019年,62岁的王东升从京东方功成身退。
这位曾带领京东方从濒临破产成长为全球最 大液晶面板制造商的传奇人物,并未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转身投入了更为艰难的"芯"事业——半导体硅片领域。
"人不能忘本忘恩",这是王东升在1992年临危受命接手濒临破产的北京电子管厂时说过的话。二十多年后,这句话再次成为他二次创业的精神动力。
彼时,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被信越化学、SUMCO等海外巨头垄断,市场占有率超过90%,中国本土产能不足5%。半导体硅片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2019年,王东升受邀掌舵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并将核心的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基地押在了西安。2020年4月,专注生产12英寸大硅片的北京奕斯伟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迁址西安,更名为西安奕材,成为如今登陆科创板的主角。
"硅片是芯片制造的'地基',没有自主可控的硅片供应,中国半导体产业就永远受制于人。"王东升曾如此解释他的二次创业选择。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商业机会,更是产业报国的责任。
半导体硅片行业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高投入、高技术门槛、长回报周期。
西安奕材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0.55亿元、14.74亿元和21.21亿元,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6亿元、-6.92亿元、-7.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8亿元。
如此巨额的亏损背后,是半导体硅片行业特有的发展规律。西安奕材在西安建设的两座12英寸硅片工厂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其中,第 一工厂总投资110亿元,已于2023年达产;第二工厂总投资125.4亿元,已于2024年投产,计划2026年达产。
"半导体硅片行业通常需要4-6年的经营毛利亏损期。"西安奕材表示,"公司第 一工厂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实现毛利转正,2025年下半年方可实现净利转正;而第二工厂的建设周期及盈利转正周期预计会更短。"
尽管亏损持续,但西安奕材的营收增长势头强劲。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41.83%。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02亿元,同比增幅达45.99%,创下自设立以来的半年度营收新高。西安奕材预计,随着产能释放和规模效应显现,公司2027年将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中国大陆第 一、全球第六的逆袭
在半导体这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中,后来者想要突围殊为不易。但西安奕材用八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挑战者"到"赶超者"的蜕变。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西安奕材均是中国大陆第 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口径产能已达到71万片/月,预计第二工厂达产后,两个工厂合计可实现120万片/月产能,在满足中国大陆37%的硅片需求外,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10%。
技术突破是逆袭的关键。西安奕材高度重视自主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进入该领域之初即对全球前五大厂商近30年的半导体硅片专利进行全面检讨,制定差异化技术路线。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申请境内外专利合计1,635项,80%以上为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专利746项,70%以上为发明专利。在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西安奕材拥有的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数量位居第 一。
"产品的晶体缺陷控制水平、低翘曲度、超平坦度、超清洁度和外延膜层形貌与电学性能等核心指标已与全球前五大厂商处于同一水平。"西安奕材在招股书中如此描述其技术实力。
市场拓展同样成绩斐然。
西安奕材已成为国内主流存储IDM厂商,在全球12英寸硅片厂商中供货量第 一或第二大的供应商,以及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在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供应商中供货量第 一或第二大的供应商。
而在海外市场,公司也已向联华电子、力积电、格罗方德等全球一线晶圆厂批量供货,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
60家VC/PE押注的资本盛宴
尽管尚未盈利,但西安奕材凭借王东升的行业号召力和半导体硅片的战略价值,吸引了众多资本的追捧。据不完全统计,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融资超百亿元,背后站着近60家VC/PE机构。
其投资阵容堪称豪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持股7.50%,陕西集成电路基金持股9.06%,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渝富控股、金融街资本、长安汇通等知名机构均在其股东之列。2024年6月最后一轮融资时,公司估值已达240亿元。
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东升、米鹏、杨新元、刘还平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奕斯伟集团67.92%的股权,进而控制西安奕材24.93%的股份。
"投资就是投人。"一位参与多轮投资的机构负责人表示,"王东升带领京东方从亏损上亿做到全球第 一的传奇经历,让我们对他在半导体硅片领域的二次创业充满了信心。"
陕西本土资本对西安奕材的支持尤为突出。西安高新金控旗下西高投作为项目的"天使投资人",通过陕西省集成电路基金对奕斯伟材料重仓投资并全力跟进。
"对西安奕材持续加码,是基于对其发展的看好。通过参与多轮融资及上市前的老股受让,助力西安奕材从一期工厂达产、二期投产,逐步确立国内12英寸硅片第 一的地位。"长安汇通方面表示。
西安奕材的成功过会,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资本里程碑,更是中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SEMI数据显示,2026年全球12英寸硅片需求将超过1,000万片/月,中国大陆地区需求将超过300万片/月。西安奕材两座工厂全部达产后,120万片/月的产能可满足届时中国大陆地区37%的12英寸硅片需求。
"引进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随着半导体头部企业相继布局,西安已形成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官方统计显示,2021年西安半导体产业规模已达1513.5亿元,全国排名第四,预计2025年将超过2000亿元。西安奕材作为这一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王东升的产业报国梦
从京东方到奕斯伟,王东升的创业历程始终与"破解卡脖子"紧密相连。
1993年,王东升创立京东方,带领这家濒临破产的老国企成长为全球最 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商,解决了中国大陆"缺芯少屏"中"屏"的难题。
他提出的显示产业"生存定律"被业界尊称为"王氏定律",其本人亦被誉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
2019年,功成身退的王东升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投身更为艰难的半导体硅片领域,开始了他的"二次长征"。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商业机会,更是完成当年在京东方未竟的事业——解决"缺芯少屏"中"芯"的难题。
"成为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这是西安奕材的企业愿景。为此,公司制定了2020-2035年的15年长期战略规划,通过挑战者、赶超者等5个阶段的努力,到2035年打造2-3个核心制造基地,成为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全球的头部企业。
如今,随着西安奕材科创板过会,王东升的产业报国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位年近七旬的产业老兵,仍在为中国半导体材料的自主可控而奋斗。
正如他三十多年前接手北京电子管厂时所说:"人不能忘本忘恩。"这种产业报国的情怀,或许正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重围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8月19日对外发布《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明确具体操作办法,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 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
邵阳液压昨日晚间披露《关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根据公告,公司副董事长宋超平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90个...
知名投资人,Pace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ChrisPaik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聊Cursor。 核心是聊Cursor的困境,Cursor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的PMF? 在...
据了解,2025年9月,逸盛石化旗下子公司逸盛大化与ITG的首单PTA保税交割将正式落地。通过滚动交割模式,货物从工厂直达保税仓库,境外买方凭仓单即可提货。这张被喻为中国PTA“...
杨洋编|李亦辉 8月18日,腾远钻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10.3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9.94%,...
8月17日,大兴区采育数字时尚小镇启动暨第25届采育葡萄旅游文化季开幕。大兴区携手依文集团在活动现场重磅发布数字时尚小镇愿景,举办国际时尚大秀,签约落地优质...
原题:昌江推出多元化开渔季体验活动 邀您赴一场“浪尖上的鲜甜”之约 8月17日,昌江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推出多元化开渔季体验活动,邀请游客来昌江品味跃上餐桌的“第一...
8月18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复牌。在此之前,8月15日晚间,其正式对外披露重组预案。 预案显示,中国神华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投...
2022年6月30日,几何E正式上市,定位纯电小型SUV...
今天编辑不想讨论技术落后不落后,对于老百姓来说,成熟稳定...
前不久,笔者作为小鹏P7车主,收到了一件1/200000...
繁忙的工作会让不少人选择开车到户外缓解压力,享受一下生活...